每年竣工800万平方米,北京住宅建设成就有目共睹
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应该怎样搞,是一个由来已久争议很大的问题。北京的城市建设正是在争论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日新月异。
在日本,沿新干线两侧几乎全是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屋顶。而东京、名古屋的市中心区,高耸的大楼就像茂密的原始森林,把街道隔成一道道混凝土峡谷,使人简直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我真想问一问他们的规划管理部门怎么能允许盖得那么密呀,多么破坏环境呀?但是当我得知,日本虽然在本州岛东部不足5万平方公里的狭小的关东平原、浓尾平原、畿内平原上就居住了全国人口的多一半6000多万人,密得可怕,但却保持了占全国面积67%的森林面积和15%的耕地面积。
1980年11月,在东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四区学术讨论会上,很多建筑师就明确指出:尽管高层建筑存在着不容抹杀的缺陷,甚至被斥为城市“公害”,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高层建筑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建筑发展的方向,这就是因为高层建筑能够节约人类最宝贵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土地,而节约的土地会世世代代为人类创造财富。即使单纯以住宅的建设和管理费用做比较,虽然高层住宅本身的造价和管理费用高,但是如果连同开发使用土地的费用、市政管线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费用一起综合比较,那么高层住宅就并不比多层住宅贵了。西德汉诺威研究所一份材料指出:“建十层至十二层居住区比起相同居住面积密度和人口的五层建筑区来说,通过在外部公用设施的节约,可使建筑造价相对降低10%。”
国外很多像香港那样的人口密度高达每公顷几千人的居住小区,比起我国大多数居住密度只有五六百人的低密度小区来,居住环境要舒适得多,漂亮得多,这恐怕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摘自《北京青年报》